陈西滢相关论文
1930年1月,沈从文在写给翻译家王际真的信中说:“叔华才是真是会画的人,她画得不坏。这女人也顶好,据他们说笑话,要太太,只有叔华是完全......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是忧患与希望、落后与自由并存的时代,各种思潮在当时风起云涌。自由主义在其中一支独秀,因为他的领......
许君远(1902—1962),河北安国人,现代作家、著名报人、翻译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与废名、梁遇春、石民、张友松等同......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中华民国教育部任职长达14年,这段经历被批评家陈西滢等人称作“污迹”。在人们的印象中,鲁迅耿介、倔强,......
作为"现代评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陈西滢是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他深信渐进、法治和有自发秩序的英国自由主义传统.他在"闲话"栏......
陈西滢不止一次指斥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整大本的剽窃"。其言之凿凿、斩钉截铁,造成了颇为广泛的影响。鲁迅在名篇《不是信》......
陈西滢是第一个提出形意神三似的论者,这一划分对后世影响颇大.但是陈氏对神似的神秘、不可知态度使得他基本上否定了这一层,他的......
作为鲁迅的主要论敌之一,陈西滢一直以"反面"形象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应该看到,身为五四知识分子中的一员,陈西滢以"不主附和"......
本文就《西滢闲话》中提出的提倡小剧场的实验,鼓励节制生育,反对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行探讨,解读《西滢闲话》在当时产生影响以及现......
五四时期,新的思潮不断兴起,但中国传统的乡土意识仍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个阶层成员的思考和行动。受到了西方文化熏陶和洗礼的陈......
陈西滢,名源,字通伯,笔名西滢,师友常以通伯先生称之.他十余岁赴英求学,历时十载,得到泛游欧洲寻觅才俊的蔡元培赏识,随邀聘为北京......
1925年初春的一个晚上,凌叔华参加新月社聚餐的归途,听人说起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恋情。她感到震惊,立即辩护说,这都是谣言,两人“绝......
陈西滢不是专门研究戏剧的,但对戏剧艺术与戏剧改革有自己的主张,也有过较大的影响。文学史通常把陈西滢归于“胡适派”文人之列,其实......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现代文学研究应该注意文本和资料的细节,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是实际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参加年谱编写的工作以后,......
民国十三年(1924年)12月13日,一本名叫《现代评论》的杂志在北京大学创刊。《现代评论》是由当时两个影响较大的编辑群体太平洋社和创......
<正>朱自清曾赞她"论事明澈""思想细密",泰戈尔亦曾私下对徐志摩评价,凌叔华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新闺秀派"代表作家凌叔华......
<正>1989年从爱丁堡大学中文系退休后,英国汉学家秦乃瑞把精力集中于《鲁迅的生平和创作》①的研究和写作上,他拖着病老的身躯写出......
<正>一发轫于20世纪初叶《新青年》"随感录"的中国现代杂文,在1920年代的发展虽不算十分繁荣,但在《新青年》作者分合后也一度呈现......
<正>网上浏览,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叫叶开的先生写的,题为《毁掉中国孩子写作能力的七宗罪》。前六宗不说了,第七宗是:孩子死记硬......
以“理智”自许的陈西滢,在《参战》中却情绪化地对“这样的中国人”以“呸”相向,引来一片责骂。但综观《西滢闲话》,他的“呸”......
<正>关于学潮的评价,一向是左右对立、针锋相对:自由主义者认为学潮是错的,因为破坏了既有秩序;激进主义者则认为学潮是对的,原因......
<正> 《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是鲁迅分别写于一九二五年一九二六年的杂文集。鲁迅在《华盖集续篇》的《小引》中说:“年月是改......
<正>徐志摩和凌叔华过从甚密是大家知道的,一些学者进而推断两人发生过恋情,读者亦多津津乐道。"恋情说"已播及港台乃至海外,美国......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王国维奇特、诡异、神秘地跳湖而亡,给世界留下一串谜团的同时,也昭示了一个不祥的预兆:"四大"支柱......
<正>从一封徐悲鸿致陈西滢的信说起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1949—1976)》披露了一条史料,即新中国成立之初画家徐......
鲁迅和顾颉刚本来同属《语丝》群体,但由于顾颉刚私下告诉陈西滢鲁迅抄袭盐谷温而交恶,此事事出有因但又查无实据,鲁迅因此对顾极......
鲁迅研究中的儒学阴影———对于《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一种解读赵学勇刘铁群1中国的鲁迅研究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是,这......
19世纪20年代在曾虚白与陈西滢之间发生过一场有关翻译的论辩,论辩双方各执一端,许多观点已经先验地映射出后来翻译界的等效之争,......
救亡和启蒙使晚清民国掀起对外翻译高潮。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被大量翻译成中文,随着西学翻译的扩大和翻译群体的......
20世纪是中国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关于翻译的争论异常激烈。20世纪20年代在曾虚白与陈西滢之间发生过一场有关翻译的......
本文简略考察了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考察了中国鲁迅研究历史演变的轨迹,并对它的前景做了概略性的预测。本文把至今的......
《记念刘和珍君》中陈西滢那“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的极端反动、下劣,魔鬼般的丑恶形象,是作者对陈西滢无限上纲、过分丑化的......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派的散文家,陈西滢发表在《现代评论》上的《闲话》依然有艺术魅力。是什么使这些文字能跨越历史流传至今?笔......
陈西滢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多年留学并定居于英国,对英国式自由主义思想有着强烈的推崇。这使他在国内执教时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