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相关论文
《华夏集》自出版之日起,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便对其褒贬不一。许多批评家认为,译者若对原语没有深刻的理解,是无法产出好的译文。......
解构主义自兴起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富有争议。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受到的评价同样褒贬不一。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面临的批评主要在反对忠......
本文对庞德《华夏集》中的异化法——意象的沟通与中国古诗句法的挪用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庞德的生平,《......
艾兹拉·庞德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不仅是现代派著名诗人、也是著名的评论家和翻译家。作为意象派诗歌运动......
本文旨在通过对庞德之译作《华夏集》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论证中国古典诗歌在《华夏集》中的再生。 解构主义思潮早已波及翻译理......
庞德在1915年出版的《华夏集》不仅促进了西方现代诗的发展,同时也架起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大多数学者都是从翻译学的角度去......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现代主义诗歌革新运动的创始人。1915年4月,他出版的《华夏集》引起了文学界的轰动。《华夏集》是中国古典诗歌......
上世纪70年代,西方译学界文化学派(CultureSchool)的出现及其相关学者的研究标志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CulturalTurn)的开始。该学......
在20世纪英美诗歌史上,涌现了叶芝、艾略特、庞德、史蒂文斯等一大批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庞德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位。他在不懂中文的......
艾兹拉·庞德(1885-1972),美国著名诗人,“意象派”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为了实现自己的诗学主张,促进英美国诗歌“复兴”,他广交好友,著书......
《华夏集》是艾兹拉·庞德在厄内斯特·费诺罗萨遗稿的基础上,创造性翻译而成的中国古典诗歌集。通晓音乐和文学的庞德,在这部充满了......
摘要:埃兹拉·庞德是美国20世纪意象主义运动的主要先驱之一,开创了英美诗歌的新时代。而《华夏集》作为庞德的代表作之一,一直是学者......
艾兹拉庞德是美国现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同时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翻译家。,作为诗人兼翻译家,1915年庞德发表了一本名为《华夏集》的中......
庞德《华夏集》译作对英美诗歌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华夏集》的翻译及艺术造诣争议也是不可否认的.......
早在东方主义概念提出之前,关于如何评价庞德《华夏集》与中国诗歌本来面目的关系,艾略特就做出过评价,该评价与半个世纪后的萨义......
在翻译活动中,最重要是活动的主体,即译者.但当今译坛中,译者的地位从属于原作者甚至原作品.为了改革当时诗歌写作模式,呼吁人们认......
艾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对西方英文诗歌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是一名诗人,而且还是一位重要的翻译家.其翻译......
文章以改写理论为研究视角,将庞德的汉诗英译集《华夏集》置于其所产生的时代及文学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改写理论的两大因素———......
摘 要: 作为意象派代表诗人和翻译家的庞德于1915年出版了轰动西方文坛的《华夏集》。本文将翻译目的论作为研究视角,对庞德《华夏集......
庞德的改写理论最早是起源于操纵派理论旗手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进行改写,打破了对原文的绝对忠实。而......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有其自身的主体性,是连接作者与译文读者、原作与译作的媒介。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始终坚持"忠......
作为西方译者与意象派诗人,庞德的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间存在互动性。首先,庞德的中国古诗翻译同时体现了其在诗歌翻译以及诗歌创作......
本着“日日新”的创新诗学,庞德在《华夏集》的翻译中创造性地使用了特殊留空与特殊空行等诗歌印刷版式,同时首次使用了“首语重复结......
美国二十世纪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被誉为西方发现了中国诗歌的诗人,其于1915年出版的中国诗歌译本《华夏集》(Cathay)不仅在其个......
目前,学界从比较文学译介学角度研究《华夏集》的成果很少,对照中国古诗原作,庞德译作中存在大量的创造性叛逆。庞德用英文对中国......
文章基于跨文化传播视野,以英译作品《华夏集》为跨文化研究个案,从译作对诗人自身创作的影响、对西方现代诗歌语言范式的转变及诗......
庞德中国古诗英译集《华夏集》中涉及大量汉语颜色词的翻译问题。颜色词作为各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文化负载意......
美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埃兹拉·庞德提出的音诗、形诗和理诗的诗歌三分法理论表现了他对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独特的美学思考。庞德创......
艾兹拉·庞德是美国现代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倡导和发展了意象主义;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翻译了很......
译者作为翻译这一交流活动的中介,在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译本的选择、翻译的目的、所用语言文体......
作为20世纪英美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埃兹拉·庞德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在他众多的翻译作品最......
艾兹拉庞德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翻译家,同时也是美国现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1915年庞德发表了一本名为《华夏集》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译......
在英美的文学史上,艾兹拉庞德不仅是二十世纪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从东方学家费诺罗萨那里获得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1999年,比利时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了顺应论。该理论以其完整的体系和扎实的哲学基础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
21世纪初,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首次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等原理应用到翻译研究中来,......
埃兹拉·庞德作为一个现代派的诗人,与意象主义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既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导者,但又似乎是它最早的背弃者,加上......
《华夏集》中的误译现象已被中外学者进行过多重维度的解读。本文以该译作中的李白诗歌为研究对象,从西方化的解读思维和西方化的诗......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从翻译伦理的视角出发,切斯特曼提出了四种翻译伦理模式及其对应的伦理价值观。但他的研究并不能真正帮助译者走出责任选择的困境......
在翻译活动中,最重要就是活动的主体,即译者。但是从古到今,特别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译者的地位从属于原作者甚至原作品。在翻译《......
20世纪70年代,翻译中“文化转向”的出现,使翻译被置于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而不是单纯地转换两种语言。20世纪初,完全不懂中文......
埃兹拉·庞德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他从东方学家费诺罗萨的遗稿中选择了19首中国古诗,并于19......
本文拟以《华夏集》为例,重点探讨庞德早期创造性翻译中的现代主义和东方主义的特征,从而客观全面地解读和评价庞德对中国文化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