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莱尔马赫相关论文
【摘要】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理解也正是解释学的核心。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译即是理解”。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翻译与......
哲学思想与其表达方式关系密切。柏拉图推崇口传而贬低书写,同时却又以对话录这种独特的形式来表述其哲学思想。这种做法有着哲学义......
施莱尔马赫是现代新教神学之父和著名的古典语文学家,他创造性地综合了新教神学的解释学传统与古典学界的修辞学和语文学传统,使解......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一场思想运动。传统上经常不加批判地把哲学家谢林看作是这场思想运动的主......
韦努蒂关于“归化”“异化”的思想源自施莱尔马赫,并吸收了贝尔曼的翻译伦理思想。“归化”“异化”这对术语在西方语境中经历了......
一、解释学概述 解释学又称为“诠释学”,解释人们如何理解,揭示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认识”问题,是对意义理解与解释的哲学研究......
在德国古典大学观中,神学家施莱尔马赫的观点有其独特之处.在大学与国家的关系上,他强调大学一方面要独立从事科学,但同时也应当兼......
一、关于“重建”与“移情”rn重建与移情这两个概念的学科归属不同.rn“重建”这个概念出自19世纪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释义学......
施莱尔马赫的异化翻译策略有助于保留作品中的文学性,但过于异化的表达会降低文学作品的可读性.《道林·格雷的画像》作为经典的文......
期刊
《基督教信仰》是施莱尔马赫一生中所发表的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著作.面对《基督教信仰》初版所遭受到的种种批评和指责,施莱尔马......
一、理解的艺术为人文科学研究寻求普遍适用性方法的努力,开始于德国浪漫主义诠释学大师施莱尔马赫,他把诠释学定义为“理解的艺术......
一施莱尔马赫曾把诠释学定义为“理解的艺术”,他认为理解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而是如同艺术家创作一部艺术作品那样,是一个创造的......
"情感"(Gefühl)原文界定概念是施莱尔马赫宗教哲学与基督教思想的核心概念,本文力图对施莱尔马赫宗教哲学核心概念--"情感"--进行......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1768-1834)现代基督教的学者几乎一致推崇施莱尔马赫为现代神学之父。他被尊称为"教会之王子",是基督教思......
期刊
通过对施莱尓马赫的普遍阐释学思想和翻译学思想的梳理,发现施莱尓马赫的翻译思想的产生和盛行是有其社会文化根源的,其本质上是对......
施莱尔马赫是德国浪漫派中唯一的新教神学家,其思想与启蒙运动中潜藏的注重内在化情感的宗教信仰精神一脉相承,并拥有德国浪漫派的......
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1834),是19世纪德国著名神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神学上的卓越成就使他被......
从诠释的角度看,对理解的理解,施莱尔马赫走了"重构"之路,即重构作者的原意;黑格尔走了"综合"之路,即过去和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
阐释学(Hermeneutics)是由德国浪漫主义学派弗里德里克·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7—1834)和威廉·狄尔泰(Wilh......
如果说近现代教育理论的一大革命性成果体现为分化出了三分的教育行动形式,即儿童管理、教学和教育支持,那么,为这种三分的教育行......
卒读施莱尔马赫《论翻译的方法》一文,笔者叹服之情油生。《论翻译的方法》一文,洋洋洒洒数千言皆可谓有的放矢,言之切切。施莱尔马赫......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从西方解释学的视角来解读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是打通中西方哲学的一个非常有意......
一、施莱尔马赫与《克拉提洛斯》问题在柏拉图的35部对话中,《克拉提洛斯》(Kratylos)是一部非常令人费解的作品。早在施莱尔马赫(F.Sch......
由于康德认识论的二元论,他的自身意识学说有三方面的特点:自发性、二元性和反思性,因此他无法解决自身意识的循环和无限倒退问题。施......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在柏林,当时聚集了一大批非常有才华的思想家,其中就有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从某种意义上说,施莱......
伽达默尔通过对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方法论诠释学的批判,为建立自己的哲学诠释学寻找到了内在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伯林的书我也很喜欢看,《浪漫主义的根源》恰好提到为什么浪漫派那么重要,就是因为整个浪漫派是把西方思维方式赖以生存的三个根基给......
西方解释学的哲学转型是在德国完成的,它的第一个阶段直接和路德的宗教改革有关,后者的“唯有圣经”的原则推动了字义解释的发展以及......
作为18世纪德国杰出的伦理学家,施莱尔马赫对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均做了深入思考。他在批判康德伦理学的纯形式主义的同时,以柏......
黑格尔与施莱尔马赫之间的争论是近代思想史上一场颇为引人关注的论争。尽管二者都有各自的理论主张和基本立场,但他们其实都持续关......
今天,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问题重新成为人们讨论的问题,本文借重读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的《论翻译的方法》,从翻译的定义、分......
<正>译者注:此译文最初发表于《美术译丛》1987年第2期,第17―23页。近日重现于网络和微信圈,其中有些错误。以下是校订稿。顺便对......
<正>引言自法国学者安托瓦讷·贝尔曼(Antoine Berman)于上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翻译伦理"概念以来,翻译伦理逐步引起了翻译界的重......
《论宗教》是德国浪漫主义神学家施莱尔马赫的代表作。学界对这部著作的传统解读,常常先入为主地以哲学理性的方式,如黑格尔或柏拉......
“现代神学之父”施莱尔马赫对宗教的本质做了全新的界定,肯定宗教的多样性和实证性,并提出了宗教谱系学。依据其宗教观及其对犹太教......
论述施莱尔马赫在德语语文学复兴时以其独特普通诠释学视角对语言哲学发展做出的贡献。通过"心理解释""语法解释"和"释义循环"认知......
<正> 一、“理解”范畴的发展史 “理解”(Verstehen)是文化教育学的重要范畴。这一范畴最初为狄尔泰引入文化教育学中,其后,斯普......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出现了一批论说大学理念、大学改革的思想家,其中的主要者如康德、谢林、施莱尔马赫、费希特、洪堡。......
施莱尔马赫面对危机是理性主义对经典神圣性的挑战。由于传统解释者预设了经典权威性与教义自足性,因此古典文献无法应对启蒙理性......
来自基督教全国两会的声音和引领就是信徒心中的"航标灯",它带来方向感,让信徒更安心德国著名神学家施莱尔马赫被称为"现代解释学......
本文依托于施莱尔马赫在《论宗教》一书中的基本论述,试图阐明施莱尔马赫有关神圣目的的理解和看法。文章第一部分将集中论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