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法相关论文
编者按:千余年来,岳麓书院的“经世致用”“传道济民”“实事求是”等精神文化,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
“激发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是国家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北宋思想家张载道出了志趣对于人......
书院一般都会制定学规、章程,规范教学,导引师生。学规的内容,因时因地因院而各不相同,包罗甚广,约略而言,则有三端。一是确立办学、讲会......
荀子在《劝学》篇中阐述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千余年来,岳麓书院在传承......
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初期,作为一种新型高等学府应该如何办?最初的创办者还没有能够表达出其独特的认识。他们似乎关心的是“使里人有......
语文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着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去挖掘。在之前的单元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
读书,只有掌握了良好的科学的读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多快好省地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古往今来,人们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摸......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
叶圣陶先生在数十年的教学、写作、编辑的经历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读书法。这就是对重要的需要精读的书籍或文章,分初读、复......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家的主要代表,对待经典与经学的态度呈现一定的复杂性。他既站在理学家的立场,突出义理的重要性,并对以汉唐经学......
2014年4月18日~19日,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朝阳市教育局主办,中少事业新媒体中心、凌源市教育局、共青团凌源市委会承办的“......
重复是世界上最无聊枯燥的事情吗? 有一天,马小帅和王樱子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王樱子说:“我画画的时候,觉得画面上色彩丰富才美丽......
这天,小叮当正在看书,一件怪事发生了,从书中爬出一只模样古怪的虫子。“你是谁?”小叮当惊讶极了。 “别怕别怕,我是一只小书虫。有......
随着孩子们年级的升高,考试中需要阅读的文章篇幅也越来越长,表义也越来越抽象,这些变化无疑是对孩子们阅读理解水平的拔高训练,同时,很......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响,朗读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教师们所重视。的确,朗读的好处是其......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阅读理解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只有把这二者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升学生感悟、理解的能力。而......
读悟法是中国古代经典读书法 ,它是一种强调熟读 ,读中求静 ,静中求悟的读书方法。我们从现有资料了解到的古人不断吟诵、像念经式......
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同学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倡导探究的学习方法。在阅读课文时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一生博览群书,方法是作资料卡片。他在阅读书籍、报刊时看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就随手将它抄录在卡片上。他主......
钱钟书读《伊索寓言》读出一个新的《伊索寓言》,或者可以说又创造出一部新寓言——钱钟书寓言。这个新寓言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超过......
《曾国藩家书》于民国年间颇为流行,故而旧书肆上多能睹其踪影,价格亦略较他书而薄。书中多谈及“日课”读书法,一时传为美谈:看书......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
怎样读书,才能更多地汲取精神生活的营养?古今中外一些作家都重视读书,他们都有一套读书之法。毛泽东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说过:“不动......
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从容一些,不要追求分数的高低,要更看重孩子的后期发展,并为之做好充足的准备。如同花朵,小学阶段是植株成长刚打......
当下,有哪个出门只看天,而不打开手机知天气?有哪个会错把卫星云图看成云卷云舒的诗意?有哪个漫步林间当成学习植物学的现场?又有......
著名的诗人、教育家、书法家沈尹默,对旧体诗词造诣颇深,他编写的《秋明长短句》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评价。那么,沈尹默是如何取得这些......
Q:安老师,您是如何读书,怎样读书最能受益? 阅读是最好的教育,读书让人心沉静。 第一,三心二意读书法。我们都喜欢说做什么事情要......
摘要: 又是一个五年规划的到来,新规划中相当亮眼的一个词就是“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加快转变社会经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167-01 读书方法有很多种,而动笔读书法实在是一种最常用也......
【摘要】宋代大学者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借鉴。为此,本文在探讨与分析“朱子读书法”的内涵、......
摘 要:朱熹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一生对读书有很高的研究,提出了朱熹读书六法,而其中的循序渐进读书法既指出了读书的方法,也指出了读书的......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93-02 李德成先生主编的《阅读辞典》中提到:“略读就是......
古今名人读书大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名人的读书方法中,有一些以数字命名的,别有意味。 一箭双雕读书法——现代哲学家艾思奇早......
苏显双先生自幼雅好书艺,夕于斯,孜不倦,谓如醉如痴,琢如磨.1999年考入吉林大学攻读书法硕士学位是其学书路上的重要转折点,著名书......
我国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华罗庚先生生前十分重视中学数学教育事业。他提出的读书公式:“薄厚”读书法在中学数学界乃至整个教育......
在《朱子读书法》中朱熹提出“贪多务广”是学者诸病之一,因而读书要“纯一”。但在“纯一”的基础上,朱熹同时也提出了读书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