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相关论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是生活便是教育,是好生活便是好教育,是坏生活便是坏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所谓之“教育”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少人紧张了,疲倦了,需要放松,需要解乏;而文化商人则伺机而动,于是戏说之风排闼而入,并一发而不可收。大话《西游》......
摘 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从教材出发,品啜语言美,领略自然美,感悟形象美,体验意境美,培养创造美,充分展示教材中美......
语文课本是学生习得语文知识与获取精神营养的资源。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科学挖掘、正确运用......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绘画;故事;情境; 问题;诵读;奖励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
一、 阅读教材修订介绍 1. 课文编排总体情况 (1) 精简课文篇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下原来安排课文26篇,修订时,删除或移用......
走进新课程,令人振奋的课堂风景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尊重,我们教师开始放开手脚,鼓励学生找回话语权、敢于独立思考,让学生在见情、......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体.这种文体最大的特点是诗文结合,而诗的意思又对应文中相应的句子.课文是古诗的背景......
2015年10月中旬,我们期盼已久的柳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美的课堂我做主——师徒结对教学大比拼”活动终于如期开始了。我虽不是参......
一、教学中运用读背相结合的方法感知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古就有说法,读多了,其文章的内涵深意自然就能懂了,这里就是语......
时下,“每天10分钟随堂练字”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热议的一个话题,不少教师也为此深感困惑与迷茫。如何有效落实“10分钟随堂......
【正】六月的一天,上午第二节是我的语文课,我正在教小朋友们学习《咏华山》这篇课文,尽管天变幻莫测,突然白天成了黑夜,由于课前......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5课。【教材分析】本课采用了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小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
<正>在本次"课标"修订中,识字教学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强化,如何让小学生在识字中学得有兴趣、有效率、有方法呢?一、遵循规律,追求科......
<正>[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设计理念》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
<正>最近语文教学大呼"转身",我所理解的"转身"并非要彻底转变语文教学的方向。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增长了诸多语......
<正>《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小诗,描写的是蓝天、白云、太阳映衬下愈发雄伟的华山。诗是七岁孩童寇准即景即情......
<正>苏教版国标本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5课《咏华山》,是该教材独创的一种文体——"文包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年段要求,这......
<正>一年级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智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应该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教学内容的对应选择上。就《咏华山......
<正>我国古代的诗歌,以音乐美、形象美、意境美而盛行于世,成为千古绝唱,但是古诗意境的体会却时常成为学生学习中的"绊脚石"。苏......
<正>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同上一堂课,选择了苏教版国标本《咏华山》一课。这是一篇“文包诗”课文,讲了宋朝的寇准小时候和先生一起登......
<正>"文包诗"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文体,是苏教版教材的创新和特色。特别是低年段的"文包诗",是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角度考虑......
<正>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首"、"与"、"齐",并能准确、规范地按笔顺书写。2.采用结合上下文和在语境中理解"艰难"、"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