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译介相关论文
文化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新时期的国家战略,而文学的译介是实现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之一。近20年来,......
科幻小说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创作出的一种文学类型,和其他文学一样具有重大的存在和研究价值。作为一种舶来品......
近年来,随着中拉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发展相对滞后的文化关系也被迅速提上政策日程。就中国而言,发展对拉文化关系既有助于......
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英国伦敦会传教士,也是19世纪著名的汉学家。在传教的目的下,艾约瑟在华期间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著......
在讨论“十七年”外国文学译介时,学界一贯强调“政治”对于“文学”的削弱与遮蔽,但这一观点不适用于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的译介研......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国现代小说巨匠之一,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中国大陆对......
在文化发展领域,相对于文艺复兴之后和中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学研究而言,古英语文学研究在国内外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几乎很少有人关注......
众所周知,译介学是近20年来比较文学学科方面发展的最迅速,也是最富有生气的研究领域.这几十年来,中外比较学者对有关译介学的很多......
译介学属于翻译学研究,而文化心理学则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翻译将两者结合了起来。文化心理贯穿文学作品,也影响着作者、译者和读......
幽默的生成有依赖于语言,文化和逻辑,尤其语言和文化因素构成了幽默翻译的主要难题。这也是为何当前国内幽默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
本文是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杜承南、曹明伦等主编的《文学翻译报》所做的一项历时性研究。它作为当时全国唯一一份文学翻译月......
本文将欧美蓬勃发展的跨文化传播学引入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从中国与欧洲文学关系的角度考察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以期对传统的影响......
无论时代的更替变换,教材始终是树立权威的工具,各个时代教材内容和编排方式的改革总能揭示当时各种思潮对政教社会的影响。语文一直......
华兹生翻译的《杜甫诗选》在杜诗英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典范意义。从译者的诗性原则与文献意识出发,分别探讨了译诗韵律、语体、......
摘要:针对中国译介研究术语演化规律这一科学问题,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63—2016)中的译介研究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
现有的中国当代文学译介研究中,基于出版数据进行历时研究的较少。依托MCLC、 THREE PERCENT和Paper Republic的数据库资料,梳理了......
韩国作家郑飞石《孙子兵法演义》作为由孙武《孙子兵法》改编而成的小说,中译本于1988年4月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这部小说因将中国......
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改变和互联网的兴起,中国文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网络文学业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
《译林》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专门的外国文学译介期刊。从创刊至今,《译林》翻译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向国人介绍了数百位优秀的......
对于文学译介来说,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是值得当代中国文坛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引入"守经达权"的思路,使文学译介在尊重文化差异......
文学走向世界离不开翻译,而从译介学的角度来看,翻译的本质是传播,通过翻译将中国当代文学传播到国际社会上去。然而判断文学翻译......
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译文》(1953—1958)与《世界文学》(1959—1964、1966)是唯一一份进行外国文学译介的官方期刊。在国内外政......
严复的"信、达、雅"和傅雷的"神似"等观念一直被奉为中国翻译界的指导方针,似乎翻译就是应该尽可能地忠实,不应有自己的意见,更谈不上......
<正>文化多元理论学家佐哈尔曾经指出:翻译文学在三种情况下会跃居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第一种,当文学处于"幼稚期"或处于建立......
韦素园一生极其短暂,却为20世纪早期的文学翻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韦素园和他主持的“未名社”在鲁迅的支持和指导下,译介了大量苏......
本文从文学译介和文化传播的角度审视《三国演义》的第一个泰文翻译文本洪版《三国》在泰国的本土化过程、影响及其意义。《三国》......
实现新时代文化强国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宏大工程。这其中,作为从事文化文学译介的翻译从业者是决定翻译活动成败和其欲达到社会效应......
莫言的获奖引起了国内学界对中国文学译介的新讨论和新思考。当前,无论是本土译者主体模式还是西方汉学家译者主体模式都存在不足......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提升文化软实力和“走出去冶战略的确定使得中国当代文学作......
文艺期刊的蓬勃,是现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醒目现实。它们对译介取积极的姿态并努力实践,在译介运动中推波助澜。而文学翻译也像文学创作......
寒山诗在美国的传播是一个文学他国化现象的典型个案。从寒山诗在美国的传播背景展开,分析其在美国的成功译介的原因:它符合了译介......
天津《益世报》坚持对外国文学的译介,其中柳无忌编辑的《文学周刊》借助南开大学英文系的独特优势,翻译介绍了众多的英美文学家及......
学位
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文学“走出去”背后的诉求。在弘扬民族文化的迫切需求下,需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文化传播途......
2017年5月31日,中国当代文学英译杂志Pathlight(《路灯》)编辑总监Eric Abrahamsen和作家鲁羊应邀在南京先锋书店进行了一场题为“......
1927年,曾朴、曾虚白父子在上海创办“真美善”书店、杂志,坚持近四年,出版、发表了大量文艺作品,团结了一批有趋同的文艺倾向和文......
引言译者在译介中国文学时,更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又希望能实现文学作品的哪些价值?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前,让我......
引言文化认同对于中国文学外译而言是一个复杂且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因为它直接关涉“我是谁”这一主题,代表了主体对于自身归属感......
根据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生产场域理论,文化产品的产出过程处于历史条件下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网之中,该理论可分析涵盖翻译生......
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文学作品的译介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形式一直步履维艰,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英译在中国文化"走出......
副文本不仅能够揭示译者的翻译观,还能够构建读者与译者与原作三者沟通的桥梁,这对翻译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活着》英译文......
河南当代文学在中国文坛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斥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散发着别具一格的韵味,让世界各国认识中......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天津“新记”《大公报》(1926-1937)坚持译介外国文学,先后创办了《艺林》、《铜锣》、《白雪》、《戏剧》(《戏剧周刊》)、《小公......
本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阈,以陕西当代文学的英语译介为例,探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学译介。本文指出,文化"走出去"的文学......
<正> 今年2月份,湖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由查明建、谢天振合著的《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上、下卷)。作为"中华翻译研究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