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算式相关论文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乘法的开始,学习时可结合动手操作,充分利用学过的加法计算......
发散思维有积极陛、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
倒数的意义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可以这样做。一提出问题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
案例一: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片段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出24×38的两位数乘法算式。在笔算教学中,教师引入“握手”情境代替算理教学,......
一、“头同尾合十”的两位数乘法这类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两位数具有如下特点: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我们称之......
小朋友,请看下面两道乘法算式:41×6=246 107×6=642你发现这两道乘法算式的联系了吗?它们的第二个因数相同,积的数字顺序......
[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小棒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在规定时间内摆出若干个同样的图形,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兔妈妈感冒发烧好几天了,这可怎么办呢?小兔们急得团团转,小灰兔提议到动物医院请医生来给兔妈妈看病。小灰兔来到动物医院请来了......
这里是由三个相同大小的圆环组成的图形,我们在上面画了六个小圆圈,请在这些小圆圈内填入1~6(1已填)各数一次,使每个大圆环上的三个数之......
《有多少点子》一课又叫“乘法的直观模型”,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中的第四课.本单元前三课重......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50页第12题是一道思考题:“用0,2,3,4,5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你能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吗?”......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习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乘......
我在教《6的乘法口诀》时,首先在课前我叫同学们在家拿来大豆、花生米、小棒等实物。并认真专研了教材,阅读了教学参考书。知道这节......
在“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懂得把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让学生领悟、体会乘法运算......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儿童期发散思维的主要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
根据乘法口诀写算式,比一比,看谁写的算式多。上面一行是乘法算式,告诉我们积,要求写出因数;下面一行是除法算式,告诉我们被除数,要求写出......
我是这样解的。仔细观察图1,如果用加法算,算式为3+3+3+3+2=14,可是要填的算式里有乘法,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看加法算式里有几个相同加数,把......
这是一道乘减混合运算的两步计算题,已知一个因数是8,算式中要填上另一个因数和减数,使结果等于8。如果顺着算式去想,先想8应乘上一个......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分两个单元(第3单元和第6单元)完成了1~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打开课本,我们不难发现,除了2、3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教学内容,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数除法做准备。教材提供了几个乘积是......
我认为本期“问题研讨”提供的《认识乘法》教学案例,教师在引入乘法的阶段进行开放性教学并不合适。原因有两点:一是从教学目标来看......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与老教材的处理是不一样的。在老教材中,乘法的引入一般是从简便引入,通过创设不同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