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相关论文
记得那是2013年4月24日的下午,我们湖州市吴兴区首届“盛新凤名师工作室”的12名学员在诗朗诵中画上了毕业的句号。但我的心中有万......
“三要素”最大的缺点就是把预设的论点绝对化,不加任何反思。立论的生命不是对论点的被动追随,而是让论点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得到深化......
最近在《语文建设》2006年第3期上读到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的一篇文章——《新课程的当务之急》,感觉到王尚文教授又“急”了。......
新课程实施后,语文学科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没有得到真正的加强,反而被变相的削弱。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地位,教师必须为语文建设作出......
读了《语文建设》2018年11期《对“教学内容确定”的几点认识和思考》一文(以下简称《确定》)后,想了许多,也犹豫了许久——无论人们怎......
读了《语文建设》(2007年第2期)刊载的北京市顺义区第三中学王丽老师的《吟诵,让文言教学如此美妙》一文,很受启发。王老师运用吟咏的......
《语文建设》2006年第4期刊出了一篇名为《“馄饨”的“饨”,你读对了吗?》的文章,作者指出了“馄饨”的“饨”被读错的现象。这里的......
什么是语文现代化?语文现代化就是现代化时期的语文建设,建设现代化时期的新语文。语文建设包括丰富的内容,它的核心是语文改革,语文是......
为纪念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50周年,笔者读了《汉字规范百家谈》《简化字研究》《现代汉字规范化问题》等几本书,读了香港《语文建设通......
到了北京后,继续带徒弟。 北京的徒弟们几乎都有非常好的学术背景,都出身名门:他们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怎样才能把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深入下去呢?大学语文过级考试的雷声和满楼风雨是否会带来甘霖?本文试着提供另一种思路,即以“经典专书研......
最近,围绕着如何看待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爆发了热烈的争论,影响所及,已经超出了语文教学的小圈子,这也许是参与者预料不及的,但也许正......
高更生教授与现代汉语研究高更生教授,山东省莱阳市人,196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
2013年,《语文建设》杂志发起“真语文”大讨论,在业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事实上,“真语文”的提法,颇令语文人尴尬,正如“......
这是作者1984年3月23日给中央普通话进修班全体学员怍的报告。后半段只是一个提纲,这篇文章对推广普通话的主要问题(什么是普通话......
古文献中常见“同义连言”现象,王念孙《读书杂志》说:“凡连语之词,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一些注家......
《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上发表了戚晓杰先生的《“粉碎纸张机”为什么要说成“纸张粉碎机”》,文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纸张粉碎机......
2006年第10期《语文建设》刊登了刘华正老师的《“节外生枝”也精彩》一文,文中执教者在第二课时预设了一个问题:方仲永的悲剧是谁造......
《语文建设》2000年第10期刊登了王葆华先生的《说“首席”》一文(下简称“王文”)。该文谈到“首席”的使用域扩大这一现象,并列举了......
编者按:“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200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等部门开始倡导并推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两年多来,“中华诵......
“讯”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意义是“消息”“信息”,如“新华社讯”“通讯”“音讯”。《桃花源记》中有一句“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语文建设》2006年第12期发表了陈成龙老师《让探究性学习与初中生相伴而行》一文,讲述了他执教《最后一课》的情形,我曾观摩这节课......
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师如何增加学养厚积薄发、教育如何完成从技术到艺术的飞跃……这些都是当前教育界讨论的难点问题。《重读经典......
《语文学习》2007年第3期发表了王侠老师的《正确认识文本解读的价值——由“鲁提辖是英雄吗”引发的思考》,对《语文建设》2006年......
看到《语文建设》2008年儿期付宁老师的文章《女性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缺少什么》,很感兴趣。从性别的角度来探讨教学组织和课堂艺术......
<正>《语文建设》2010年第4期"编读往来"栏目刊登了刘淑杰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古诗中的‘斜’,有许多老师......
<正>《语文建设》2013年第11期刊登了张小兵老师的《把作文题命到学生心坎上——关于高一作文命题的思考》一文,读后颇有感触。确......
《小狗包弟》原载于巴金的《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语文建设》曾在2004年进行推荐,今全文收录在人教版、苏教版等语文教材中,成......
<语文建设>2005年第2期"咬文嚼字"栏载有刘钢先生的<〈勾践灭吴〉注释商补四则〉>一文,对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选用的<勾践灭吴>(选......
《语文建设》2005年第1期《“悼亡”≠悼念死者》:“可见,‘悼亡’就是指悼念死去的妻子……既然这样,那么悼念其他死者,就不能称为‘......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陆志平、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教研员张克中在《语文建设》2019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关于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
就语文教育来说,改革和建设,这两种行为虽然都是优化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但区别还是明显的。(1)改革的对象是课程,包括教材、教......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笔者陆陆续续听了不少新课,但我始终有一个感觉:真正属于孩子的语文课太少了!即使在“人本”教育思想盛行的今......
自1984年以来,国内已发表了有关民俗语言学基础理论建设、专题探讨和应用研究的论文、专著百多种,出版了《中国民俗语言文化丛书》......
误读与正音李金陵近年来,尽管有关部门在审音正音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一些明显的误读现象不但没有得到纠正、遏止,反而愈演愈烈;而且,误......
语文建设要从多个层面着力,有课程理论层面的,有教材编辑层面的,有教师教学层面的,也有学生学习层面的。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内容......
语文建设不是语文教育者在书斋和书本中就能完成的,必须有中小学校的参与。学校的语文建设不是宏观上建构语文课程和理论体系,而是......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谁在伤害学生与语文的纯洁感情》《(语文建设》2013.10)。我在这篇文章里批评了一些语文教师让学生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