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性质相关论文
本文借助塞尔的社会实在理论反思语文课程性质问题,语文课程属于社会实在,是一种为了满足人类语言学习需求的人工之物,在本体论上具有......
语文课程性质界定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04—1977年)、发展阶段(1978—1995年)、变革阶段(1996—2000年)、融合阶段(2001年迄今),语文......
从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分析与讨论中可以看出,语文比其他课程性质更为复杂且更为艰巨。但从唯一性、主体性和先导性等判断标准看,工......
语文课程性质是语文教学标准(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育史上不可规避的话题。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和源,指引着语文教......
阅读能力是语文中考中考察的重点内容之一,按照120分的总分计算,现代文阅读的分数仅次于作文,通常在20-30分之间,近年还有增长的趋......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定义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用性课程"。[1]在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定了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
传统的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工具性”,在今天看来,这种以追求实用的惟功利主义科学观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式,固然有很强的现实基础,但不可......
大学语文课程在教育部颁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后,从政策上已经成为了非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说,语文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与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一般属性,而非专有属性或本质属性。话语是对语言和言语的双重超越,话语语言学为语文......
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的内在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向来都是人们认识和分析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论视角,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认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观、目标观、内容观、资源观和评价观五个方面都有创新,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
本文分析基于徐林祥先生《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一书。该书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把语文课程定......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已写进了课标,这不仅仅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而且揭示了两层含义。第一,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人们常说语文教师是最好当的也是最不好当的。语文课程不像数学英语等有明确的知识点和环环相扣的知识结构,因此往往为众人所忽视。......
语文课程性质之争从未停息过,到2001年课标确立了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之后仍然有诸多质疑之声。我们认为,工具性、......
自课程改革以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使语文教学在教材的挖掘和利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这样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而语言建构与运用又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语文学科从“双基”到“......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
从1978年至今,教育部对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做了四次大的修订和若干小改动。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主要从大纲的性质、教学目标、......
什么是“语文”,语文教的是什么,曾是不少教师的困惑。2011版新课标把语文课程性质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
期刊
语文课程性质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之说,二者虽各有侧重,却又互相关联。朱光潜在《文学与语文》中说:“我细心体会阅读与写作的经验,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
中学语文课程性质被定位为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作为构建语言大厦砖石的词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它的这几个性质。现代化教......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这一表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
“教育的真谛在于感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理,转眼间,我就有了员愿年的教龄,在教书育人的思考与探索中,有多少事情令我感动着.新......
当下中学语文文本的阐释,在中国文论由追随西方文论逐渐转向建构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的话语框架下,在致力于以"语言建构与应用"为......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一直受高中语文课程的影响,存在定性不准的积弊。五年制高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是2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其语文课......
几十年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转移了我们对语文教育根本任务所应有的关注,许多与如何提高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
借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学、数学课程性质的表述,并以顾黄初对语文、语文课程性质论述为启示,解决语文课程性质这一长......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老大难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内容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其实,语文课程内容缺......
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隆重出台。其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突出"综合性"......
近年来"工具论"受到的冷落和批判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追本溯源,可以看到"工具论"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语文课程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