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相关论文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原实验教科书相比,本单元教学内容无论是体系安排,还是编写特色均有......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第四课时例5的教学内容是真分数和假分数。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
“角的度量”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长度和面积的测量之后的另一“图形的测量”的内容。以锐角......
在加法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把重点放在算法、算理及解决问题上,较少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加法的含义,构建了加法的模型。在小......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圆柱和圆锥。书上设计了几道用铁皮材料做一个圆柱形水(油)桶的练习,要求计算这个水(油......
[课前思考]“点——线——面——体”是构成图形的逻辑顺序。“体——面——线——点”是儿童探索图形的认知顺序。“线”的概念,......
一、背景阐述“平均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单元“表内除法(一)”的起始课。除法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从具体......
数学是讲道理的。如何通过追问让学生逐步走近知识背后的道理,是体现数学学科本质的教学需要,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育人需求。本......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安排先学习口算除法,接下来学习笔算除法。受口算除法迁移的影响,......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8—30页。课前思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有一定的感知,本课是第一次对质量单位的正......
上学期末某校六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试卷中有一道关于\"圆与正方形的面积关系\"的选择题(图1)。该校六年级有66名学生,只有16人选......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6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梯形的特征,能辨识梯形,知道梯形的各部分名称,会画梯形的高。初步......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个体先学、小组交流、展示汇报、当堂检测等活动环节。基于\"先学后教\"模式下......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第45~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2.......
\"首位或首两位都能整除的笔算除法\"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这节课......
一、教材背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初次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虽然学生有了整数除法计算的基......
习题:若A+B+C=kπ(k∈Z ). 求证: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证明: 由条件得A=kπ-(B+C) 所以 tanA=-......
【中图分类号】 G4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74-01 《统计初步》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数学》(北......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1-02 都听老师们埋怨浙教版的教材太难,上了课以后,学生......
一、什么是数学模型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形态统称为实体,模型是对实体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表示或抽象,而且往往是对实......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08页有一道悠久历史的名题,简要记述了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生平,题中没有明确说出丢番图的寿命等数字,但又......
例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76页例2)如图l所示,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对数学有过精彩的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数学知识的......
<正> 题源:已知△ABC,=c,=a,=b,且a·b=b·c=c·a,判断△ABC 的形状.(出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 P.83,......
数学教学,总是基于一定的素材展开的。由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其数学认识往往是由生活经验支撑的,因此数学素材所包含的信息为学生......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38页第11题: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点A′的位置.∠A′与∠1+∠2之间存在......
我们知道,在拍摄照片的时候,如果被拍摄的人没有在镜头的合适位置,我们通常有两种移动方法,一种是让被拍摄的人移动,另一种是移动镜头.同......
【问题】“求1/2+1/4+1/8+1/16的和”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一道典型习题。教材介绍的解题方法是利用......
<正> 我区初中数学进入新课程已是第三个年头了,为了使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我区组织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上课内......
友情提示:本文章配合《数学》(北师大版)第五册第六单元内容设计。 熊老师给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下面是一个三位数除......
我们时常会听到有的同学说:“我已经说过n次了。”这个n有什么含义呢?相信大家都知道。就让我们来看看用字母代替数字都有哪些用处......
《数学》第八册上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在下面的数字中间填上加号和减号,使计算的结果为100。 1 2 3 4 5 6 7 8 9 =100 例如:123+4-5+67-89= 100。 你能想......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数学》7~9年级在每一章都安排了小结。 第二十七......
我们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而求解.那么解完方程是否就结束了呢?也许有同学会说还需要作答,除了......
新课程之新,在于教育理念新、课程结构新、课程内容新、教学方法新、评价体系新,并用诸多之新变革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指导学生......
1986年秋,我试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实验组编的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开始了教学实验。这是一个平均年龄不足6周......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估一估”意义重大,本文对“估一估”的意义、学习过程、评价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一......
这是人教版《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79页“拓广探索”中的一个问题.运用勾股定理不難解决这个问题. 以,AB为直径的半圆面积......